Friday 31 October 2014

审视人性(二)

“是那怨言,喊出 ‘我尝试得这么努力,工作得这么长久,做了这么多,还是得不到别人轻易到手的。别人为什么不感谢我?不邀请我?不与我共乐?不尊崇我?注意力却花在那些玩世不恭的人身上?’”
“我越恋栈于那些盘旋的问题,我的状况就越糟。我越分析,就越有抱怨的理由。这内心的怨言含着一股庞大、黑暗的磁力;谴责别人、自责、自义、自弃,互相帮衬,气焰高涨。”
“抱怨是要标榜自己,结果适得其反。抱怨的人难以相处,也鲜有人知道如何应对自弃的人发的怨言。……喜乐与怨恨不能并存。……我转而真挚地倚靠天父,祂说‘你常跟我在一起;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’(路加福音15:31);也是从抱怨、比较、憎恨的自我,回转为自在付出、领受的自我。”
(摘录自《浪子回头-一个归家的故事》卢云著,徐成德译)

Thursday 30 October 2014

审视人性(一)

卢云写道:“深彻地审视自己,以及从周遭的人观照自己,我不禁在想:欲望与憎恨,哪一样更有害?‘守正’、‘公义’中竟然有这么大的恨意,‘圣徒’中竟然有这么多的批判。谴责、偏执。那些尽力逃避‘罪’的人,竟然怀着这么多冰封的忿怒。”
“‘圣徒’的迷失难以寻辨,正因为他的迷失与他们想要的为善为仁的渴念紧密相连。我从自己的生活知道,我是多么努力地设法做好人,受人接纳、喜爱,成为别人可敬的榜样。”
“我还怀有严苛、礼教,甚至有些狂热的心态;更拘谨、更矫情、更呆板,让人觉得太‘沉郁’。”
(摘录自《浪子回头-一个归家的故事》卢云著,徐成德译)

Wednesday 29 October 2014

操练信靠

来到教堂,她就像个小孩,满心欢喜的笑脸迎人;迎来的却是面无表情,漠然以待。她那高亢的的心情随即下坠,转变成抑郁寡欢。
或许,身处在这个人的世界,万勿期待人人友善可亲;身处在任何环境,不妨做好心理准备,教会里的人未必个个都是弟兄姐妹……唯求主施恩怜悯,赦免我们无知的罪!
紧紧牢记:去到教会,不看人,不看环境,单单定睛仰望主!姑且当作考验,轻轻一笑,舒展胸怀,正面看待人性,别缠扰于被关注的渴望纠结里。
人就是如此软弱,自以为能够胜过试探,足以坦然面对种种境况,转眼却又被击倒。卢云告诉我们:“要坚持到底,信靠的意念要比失落的感觉更深刻。这需要格外的操练,克服习以为常的抱怨心态,怀着天父正在寻找我,也必定找到我的信念去想、去说、去做。”
耶稣说:“所以我告诉你们,凡你们祷告祈求的,无论是什么,只要信你们已经得着了,就要为你们实现。”(马可福音11:24)

Tuesday 28 October 2014

阅读之好

当我看不懂《星洲日报-星云版》之<精彩150>迷你小说的某些篇章时,就表示我尚未够格写出迷你小说。说真的,有些格局实在太抽象了,超乎我的理解能力。看来,我也只好打消尝试写一写迷你小说的念头。
我也不必气馁,依然保有我的阅读习惯,持续阅读,到底是它充实了我的生命,增添了我生命的色彩。
自从读了神学,必须了解历史、地理,促使我不再那般抗拒这俩学科,提高阅读兴趣之余,尚且扩展知识领域,得以从中开阔视野,增添生命认知。

Monday 27 October 2014

祝您生日快乐

今天是你的生日,谨由衷祝您生日快乐!
自1964年认识你,一起走过童年;1974年谈恋爱,1981年结成连理,1983年、1984年,男孩、女孩相继出世。
过去50年,直至现今虽未入老年,两人均已白发斑斑。两人皆是少年白发,相约不染发,保持“原汁原味”,省得为之操烦。
2010年是我们的幸福年,你重生得救,全心全意接受主耶稣基督为你的个人救主。两人投入教会事工,一起读圣经,你更一口气读了很多本属灵书籍;之后两人开始研读神学。
2013年更是恩典年,让夫妇俩踏上“圣地之旅”……
谢谢你!让两人得以与主同心同行,靠主走下生命的道路。感谢主,让你我知道“祂使万事互相效力,叫爱神的人得益处,叫恨祂的人自食恶果”。(“引用《西敏小要理问答》”)

【唯耶和华是真上帝,是活的上帝,是永远的王。】(耶利米书10:10a)

Sunday 26 October 2014

当个真正基督徒

既然我相信亲子之间具有心灵感应,我就得先让自己满有正能量,才能将它传达出去;甚至不单单凝聚亲子关系,尚且能够影响身边所有的人。
求主除去我全身的棱角,使我心中不再留存尖刺,心意更新,成为恩主合用的器皿;并深切明了弟兄姐妹间“不是争竞,乃是成全”,让我们懂得彼此间互相配搭,完成事工,荣耀主圣名。

当我的敏感叫我察觉对方态度的转变,我要懂得如何正面应对,把握这个学习的契机;以平和的心态,笃定的情绪,保有谦和的意念,一心一意归向主,当个真正的基督徒。

Saturday 25 October 2014

美好的天父世界

上帝创造这个世界本是幸福美满,多姿多彩的:环顾四周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,各色各样香甜可口的果子,以及美味佳肴,还有那千变万化的八大艺术,美化人生;却因我们的先祖犯了罪,以致让罪恶在这世界有了一席之地。
世上许许多多的人事物,原本是景象美好的,却因为某些人的贪欲,而遭受破坏、恶化、摧毁。

感谢天父,让我看清这个事实,去除了心中的小刺猬,也抛开鸵鸟心态,在这个“天父世界”安心生活,踩着平稳脚步一步一步走过余生。

Friday 24 October 2014

接受眼前状况

想要边读边想还行,边读边抄或摘录也没问题,但要边读边写(取其精华,即时写出心中所想,成为自己的佳作)难度挺高的。首要条件是精神要好,专心致志于做学问兼写作。

目前我的精神状况欠佳,无法投入钻研、撰写思考性的文章,只能随笔写写。只是我信念尚存,总觉得只要自己持之以恒,假以时日终能写出较有内涵的文章。

没关系,接纳眼前状况,到底这就是我目前的生活模式……
(而今,我不再执着于文章的字数,写了多少就多少。)

Thursday 23 October 2014

《西敏小要理问答》第6问

神有几个位格?
神有三位格:圣父、圣子、圣灵;这三位格就是同一真神,同本质,同权能,同荣耀。

注解:圣经告诉我们,圣父是神,圣子是神,圣灵是神,这三位格就是独一真神;同一存在,同一行动,同享荣耀,同受敬拜。唯有藉着圣经的启示,我们才能得知此真理。

【以色列啊,你要听,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。】(申命记6:4)
【所以,你们要去,使万民作我的门徒,奉父、子、圣灵的名,给他们施洗。】(马太福音28:19)
【愿主耶稣的恩惠、神的慈爱、圣灵的感动常与你们众人同在!】(哥林多后书13:14)
取自《西敏小要理问答-注解与经文根据》<第6问>

Wednesday 22 October 2014

《西敏小要理问答》第4问

神是怎样的神?
神是灵。祂的本体、智慧、权能、圣洁、公义、良善、真实,都是无限无量、无始无终、永无改变的。
注解:这里告诉我们,神不像我们有身体;祂不像我们能力有限、受时间影响、会改变;祂的属性是智慧、圣洁、公义、良善与真实。这就是我们的神——最伟大与最美好的,在万有之上。
【神对摩西说,我是自有永有的。又说,你要对以色列人这么说,乃自有的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。】(出埃及记3:14)
【天地都要灭没,祢却要长存;天地得要如外衣渐渐旧了。祢要将天地如里衣更换,天地就都改变了。唯有祢永不改变;祢的年数没有穷尽。】(诗篇102:26-27)
【主啊,谁敢不敬畏祢,不将荣耀归于祢的名呢。因为独有祢是圣的;万民都要来在祢面前敬拜,因祢公义的作为已经显出来了。】(启示录15:4)
(取自《西敏小要理问答-注解与经文根据》<第4问>

Tuesday 21 October 2014

圣经主要教导

圣经主要的教导是什么?
圣经主要的教导是:人对于上帝所当信的真理,以及上帝要人所当尽的本分。

注解:为了达到人生的主要目的,我们必须知道两件最重要的事:我们该信什么,我们该作什么。这两件事,圣经都为我们作了详细解释;告诉我们上帝是怎样的神、祂已经为我们作了什么,以及祂吩咐我们作什么。因为这些对我们现在与未来都大有益处。

【这些事都已听见了,总意就是:敬畏上帝,谨守祂的诫命,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。】(传道书12:13)
【你们应当查考圣经,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;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。】(约翰福音5:39)
【你从我听的那纯正话语的规模,要用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和爱心,常常守着。】(提摩太后书1:13)
(取自《西敏小要理问答-注解与经文根据》<第3问>

Monday 20 October 2014

《西敏小要理问答》<第1问>

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?
人的主要目的是,荣耀上帝,以祂为乐,直到永远。

【除祢以外,在天上我有谁呢?除祢以外,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。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,但上帝是我心里的力量,又是我的福分,直到永远。】(诗篇73:25-26)
【所以你们或吃或喝,无论作什么,都要为荣耀上帝而行。】(哥林多前书10:31)

【所以,他们在上帝宝座前,昼夜在祂殿中事奉祂。坐宝座的要用帐幕覆庇他们。他们不再饥,不再渴;日头和炎热也不伤害他们。因为宝座中的羔羊必牧养他们,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;上帝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。】(启示录7:15-17)
(取自《西敏小要理问答-注解与经文根据》<第1问>

Sunday 19 October 2014

再作一些调整

我到底还要或是不要在部落格写文章了呢?本来心底做了决定不写了,只在本子写写就好了。俾便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,确切的跟自己对话。心里想说什么,都一一写下来,不必有所顾忌。写在部落格,还是有所限制,关系到别人的,这个不大好讲,那个说出来也不大好……前思后想的,反复考虑,文章就写不下去了。
或许,暂且搁置吧,既然意义不大,再硬撑也没意思。唯放在祷告中,祂会让我知道如何抉择。或许改为不定期发放,得要坚持的是,每天动笔写一写,适合的才发表;或许这个折衷法也不错。
我的生活太封闭,生活圈子这么小,也没真正去做什么研究,缺乏深思远虑,写作的题材肯定十分有限。既然如此,也就毋须勉强坚持下去。至于作摘录,可要继续?目前我的情形是读了就忘,根本不能留存脑海中;可是,就算做了摘录,作用也不大!它不会增强我的记忆,就算现在记住了,过后也还是忘了!
就好像背诗篇,背得滚瓜烂熟,过后也是忘了;练唱圣诗也是这样,总是背不起来……再如何懊恼、气馁也是徒然。或许我应当认清事实,接受现实,自己到底不再年轻,倒不如坦然接受这么的一个自己吧。

Saturday 18 October 2014

阅报摘录

2014年5月29日《活力副刊》的<心灵格言>“幸福并不是依靠外界赐予而是依靠内在的感受;而微笑就能反馈幸福。如果你不喜欢微笑,那就先试着给自己微笑。孤独一个人时,试着吹口哨或哼一曲,慢慢的就觉得快乐了,慢慢的就有了幸福的感觉。”
<心灵触动> “ 从前有位国王外出,路面的碎石刺破了他的脚。回到王宫,他下令将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。但即使杀尽所有的牛,也张罗不到足够的皮革,大家都一筹莫展。一位聪明的仆人向国王建言:您为何不用两片牛皮包住您的脚呢?国王顿悟,改采这个建议。
我们改变不了世界,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。”
<焦点>报道/黄佩玲 “大马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、多样丰富的生态资源,尤以沙巴更是令人惊艳。不管是山区、河岸还是海域,物种多样化堪称世界之最。其中,全沙巴最长也是全马第二长的河流,约560公里的京那巴当岸河(Kinabatangan River),孕育着世上最丰裕的生态与生物链系统。其下游盆地是大马面积最大的湿地平原,也是东南亚最大的野生动物聚居栖息地。
然而,蓬勃的伐木业及广泛的油棕业,无可避免造成了当地的生态浩劫……因此,重建自然河岸缓冲区(natural riverine buffer)就变成了非常重要的工作。……

Friday 17 October 2014

艾苓与姜淑梅(二)

艾苓于1996年9月下旬到鲁迅文学院作家班读书。其父母随后回山东老家。路经秦皇岛时发生车祸。其父当场身亡,其母就在现场。其母把悲伤和绝望都留给自己,坚决不让人通知艾苓,仅仅通知了艾苓的丈夫,怕的就是耽误艾苓学习。
有一天,其母去看她。艾苓文中写道:娘说:“俺想通了,你爹去世了,俺得好好活,俺还有六个孩子呢。俺整天难过,俺的孩子不是更难过吗?”“俺就是喜欢听有文化的人说话,人家说的话就是有道理。”
艾苓征得学校同意,在她们的簇拥下,虚岁六十的姜淑梅走进作家班的课堂,坐到艾苓前面,只留给她一头白发。那头白发雪白雪白,很多人惊叹它的美丽和纯粹。那次课是苏叔阳先生讲的《电影、文学、人生》。
艾苓写道:娘一下笔就没废话,直接讲那些有意思的故事,讲故事里的细节。娘身边的孩子、街上的行人都是她的老师,牌匾、广告、说明书、电视字幕都是她认字的教材。
艾苓跟娘说:“你一辈子都在为别人活,为别人考虑。从现在开始,你要为自己活,为自己考虑了。”(摘自《星洲日报活力副刊心灵版》<我的学生姜淑梅-文:艾苓>

Thursday 16 October 2014

艾苓与姜淑梅(一)

<从文盲到作家-60岁识字,76岁出书>《活力副刊-心灵》编辑/宋慧燕,内容节录自《南方周末》
“多年前,黑龙江女作家艾苓(本名张爱玲)在一篇散文里这样写她的母亲‘娘乳名叫四妮,结婚后叫福春家里的,有孩子之后叫来顺他娘,当家属工时叫老张媳妇。结婚登记临时起名叫姜淑梅,那是娘的名字在公共场合第一次使用,可能也是唯一一次’。
艾苓没想到,母亲在76岁这年,会因写书出了名。2013年10月,姜淑梅第一本纪实散文集《乱时候,穷时候》出版了。艾苓说:“我娘不知道辛亥革命,不知道什么时候男人剪辫子,抗日、解放、大跃进、文革这些大背景她都不知道。但她对自己的遭遇和喜怒哀乐记得一清二楚。”
姜淑梅自创的识字方法是看戏曲频道,听着唱段看字幕。63岁编了段快板日外孙女写下来,然后她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比着写。识字多了看书,先看《一千零一夜》、格林童话,接着读文学作品,看了山东老乡莫言三本半小说:《天堂蒜薹之歌》、《檀香刑》、《蛙》,《红高粱》看了一半。看完姜淑梅对艾苓说,这个我也能写。
姜淑梅只讲故事不作判断(抱怨、骂人、赞美),她只原原本本讲出来。姜淑梅越写越顺,不仅写自己的故事,没事还出门听别人讲故事。2013年4月起,部分作品陆续在杂志上刊登。”

Wednesday 15 October 2014

下一季芒果树开花结果

邻居过来敲门(庭院外的铁门没上锁,他们没按门铃,直接开了铁门进来),我没及时应门,过后从内向外张望,见他们一家三口,爸爸移动梯子,上上下下摘采芒果,妈妈手接芒果,女儿叫嚷:这有、那有(芒果),并亲自摘下触手可及的。我想:免得尴尬,还是不露面好了。

待曹山回来,出去给他打开铁门时,方“检视”芒果树,只见树上只剩下两个青芒果,孤零零的各挂一方。哈哈,到底那是他家的芒果树!曹山说,得待明年再开花结果了。这就是一个过程:花开花落,果子结满树,从小小的果子结成大芒果直至成熟,摘采完了,就要直到下一季,再度循环。

Tuesday 14 October 2014

芒果奇缘

那一天(10月8日)下午大哥拨电告知,三哥跟他要我们的电话(号码),拟邀请我们出席其长女的婚宴。刚放下电话,就听见敲门声(吓了我一跳,还以为是曹山说不定忘了什么,倒回来拿……)没想到是邻居夫妇,告诉我尽可把芒果采来吃。他采了两个给我,自己也采了两个回去。丈夫说需要放了两天才可吃,太太却说今天就可以吃了。
跟邻居谈起当时征询需要不需要砍掉延伸进入我家的枝干,还不知道这是一颗芒果树。后来,开花结果了,一旦起风,先是碎花散布遍地,后来轮到逐日渐长的芒果掉落满地。我把小芒果检拾了搁在花圃,没想到过后全失了踪迹,该是给松鼠吃了(偶见松鼠出现)。(不知四脚蛇吃不吃芒果,我们曾在隔壁水沟洞口见着它,从头型来看,应该长得不小。)
其实几天前,老鼠先光顾了成熟的芒果(枝干正长在栏杆处),把芒果吃了一大半,留下小半个,露台栏杆下尽是碎果皮。对了,树上另一处还挂着吃了一半的熟透芒果,应该是松鼠的杰作。
而我们,看着一个个青色果皮呈透黄色的芒果展露眼前,隐隐约约传出芒果香味,实在难以抵挡如此诱惑。好邻居,主动前来释出善意;感谢主,祂听了我的祷告。
附记:我们待整个芒果皮成黄色了,才切来吃,挺香甜可口的。

Monday 13 October 2014

阅报

今日报章内容可真包罗万象,令人叹为观止。懂得生活的人,得以成为某个领域的通达人士,该就是今日所谓的“达人”;真正印证了“行行出状元”。现代人敢敢冒险,勇于创业,显示人生的多彩多姿……;可是,为什么却又让人活得胆战心惊呢?
不良厂商,黑心食物,罔顾卫生,病菌丛生,莫明病毒,治安败坏,社会动乱……或许,就别放大、扩张这些负面局势,省得使人愈来愈厌倦于活着。死,固然并不可怕,但是由不得人操控;毕竟掌握生死的是天父上帝!*    *    *    *
阅读,仍旧是我的生活重心。找出这一份5月29日《星洲日报活力副刊-心灵,编辑宋慧燕、邵美凤》<传奇奶奶姜淑梅写出独一无二平民史>,当时收起这一份副刊,是想留待闲暇时再仔细阅读,没想到一搁下,已是四个月后的事了。实在非常羡慕并且敬佩姜淑梅,她六十岁走出文盲行列,七十多岁登上作家殿堂,真是了不起!
副刊封面写着“《乱时候,穷时候》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草根小民、老百姓亲笔书写的平民史,让许多读者潸然泪下。她朴实的文字被形容为‘每个字都钉在纸上,每个字的戳到心里。’这已不仅仅是个老有作为的故事,更是一个励志的传奇,再次示范了平凡人的伟大。”


Sunday 12 October 2014

《星洲日报》<报纸的生产过程>

在星洲日报的《85周年报庆特辑》里读到图文并茂并清楚展示
<报纸的生产过程>
(一)编采流程:1. 采访新闻  2. 猎取镜头  3. 撰写新闻  4. 主任审稿/分稿 
                5. 编辑打标题/编版
(二)印刷及包装流程:1. 电脑铝板  2. 上板  3. 准备新闻纸  4. 引纸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5. 开印  6. 点算报份  7. 运输  8. 派送及零售
每天早晨,凡是家中有订报的读者,起床第一件事通常是捡起报纸翻阅。有些人因赶时间上班,匆匆翻了几页就搁在一旁;有的人则慢慢细嚼品尝,把报纸当作“精神粮食”。
也许很多读者不晓得,报纸是被列为寿命最短的产品之一。从采编、排版、审核、制版、印刷直至贩卖的整个程序,皆花尽了心思,若在任何一个步骤出错,可能导致报纸出版受阻。

报纸是经过慎密处理才面世的,但寿命只有短短的24小时。尽管如此,《星洲日报》每位职员依然坚守岗位,务求把最翔实的报导和井然有序的版面献给读者。
笔者谨由衷感谢《星洲日报》每一环节的职场人士,因着你们全心全意的付出,天天完美呈现,把世界带到我们家,充实了我们的人生。

Saturday 11 October 2014

人性探讨

读完了申京淑著,薛舟、徐丽虹译的《请照顾我妈妈》,叫我缅怀母亲、家婆(随之,联想身边的一个个亲人)同时也审视自己为人母的角色。人人都有母亲。除了耶稣和亚当、夏娃,每个人都是父母亲的结晶品。
本来隶属世上关系最为亲密的父母子女,怎么在现实生活中却变质了呢?人们不懂得良性沟通,以致心口不一;无心的言行举止,却引发了种种误会……唉,该死的自我膨胀,自我防御,成为人际关系的障碍!
从家庭到社会再进入世界,倘若人人都愿意回归“真善美、信望爱”,一切人事纷争自能迎刃而解了。
从今开始,就算不喜欢的人,我也一样为他/她们祷告,用这个方法来帮助自己消除心中的不平,久而久之,它们便不再留存于潜意识里,就能根除心怀不平,得以平定心思意念。
在笔记中读到潘霍华所言:“在本性上,人是社群性的,注定了要彼此依靠,注定了要靠赖他者而活。这是上帝的心意。自由不是对人的压制,却是彼此服侍。”是以潘霍华说:“只有在他者的关系中,我才是自由的。”

Friday 10 October 2014

死,并不可怕

周牧师用了三个主日跟会众分享(证道)“生老病死”。这一个圣餐主日(10月5日)讲“死”。基督徒就是这一点过人之处,绝不忌讳“死”。因我们知道,那是肉体在世上的了结,灵魂回到天家则是另一个开始。周牧师告诉大家:“肉身死亡,不过是一条进入永生的路。”
我认同这一句“死,是死者的幸福,是生者的痛苦”;咋不是呢?死了,一了百了,留下身后事让人处理,一切种种人事物跟死者又有何干?所以,生者要懂得放宽心,坦然接受并面对眼前事实。周牧师叮嘱长者必须为身后事预备妥当,先行办理医疗遗嘱。
周牧师以罗马书8:35-39作为结束。
【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?难道是患难吗?是困苦吗?是迫害吗?是饥饿吗?是赤身露体吗?是危险吗?是刀剑吗?如经上所记:“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;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。”然而,靠着爱我们的主,在这一切事上,我们已经得胜有余了。因为我深信,无论是死,是活,是天使,是掌权的,是有权能的,是现在的事,是将来的事,是高处的,是深处的,是别的受造之物,都不能使我们与上帝的爱隔绝,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。】

Thursday 9 October 2014

登山,转换心情

汽油又涨价了,对个人影响或许不是很大,但所引起的连锁效应,通货膨胀是平民百姓最大的忧虑。生活实在是不容易,衣食住行样样都加重负担,可是还有人挥霍无度……
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热爱和平,向往和平,却因为某些人搬弄权势,搅乱政局,使得国家乌烟瘴气,甚至烽火连天,偏偏又是平民百姓无辜遭殃。
活在这个世代,有识之士似乎不能有何作为,可又不能放任不管……想来想去,唯有上帝管得着!
深深呼吸,大大吐出闷气,依然好好度日……    *    *    *    *
连续三天(星期六、日、一)登山去,该是最佳记录吧!星期日(2014年10月5日)是哈芝节(公共假期),星期一补假。星期日下午四时许登山,遇到蛮多人登山(都是生面孔);星期一早晨,也是很多登山客,蛮多新面孔。我们又挑战新路线,走了蛮长的山路,登上山顶,双腿酸软无力,然而,休息后,仍旧轻快迈步下山,毫无拦阻抵达山脚;喜悦与满足充溢心房,足见登山的魅力。

Wednesday 8 October 2014

生命历练

日剧《阿信》真是长篇,已是170集了,看来尚未临到尾声,一天连续播放两小时(包括广告时间),挺耗时的。然而,蛮好看的,我还是不想放弃,没关系,继续看下去吧。看着阿信的生命故事,联想自己的生命故事;人人皆有其生命故事,只要自己愿意,每个人都有能力谱写自己的生命故事。
往往,人在一念之间(所思所想)做的决定,足以影响自己生命故事的演变;是以,持守活着的信念,坚定的朝着理想努力向前,让自己简简单单、踏踏实实的过此一生。人若想追求多姿多彩的人生,便需要更大的付出,能够刻苦耐劳;除非是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就另当别论了。
看着坚毅、开朗的阿信,让人由衷佩服。许多时候,人与人的情绪乃是相互牵制的,除非彼此之间毫无感情,当然就不会有所牵连;既然活着,何不把欢乐带给人,让身边的人感染真挚的平安、喜乐……
【世人哪,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。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?只要你行公义,好怜悯,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。】(弥迦书6:8)

Tuesday 7 October 2014

我手写我心(一)

当我一级一级扫着楼梯时,总会想起已逝的家翁。当年他手脚不能伸展自如,听从医生的劝勉:除了接受物理治疗,日常可通过打扫来运动筋骨。在旧时代的传统华人家庭里,旧式的男人是不能做家务的。然而,身体力行的他,每天清晨除了打扫庭院,时而清扫楼梯。日久见效,血液流通,筋脉逐步疏通,筋骨终能伸展自如,解除了手脚僵化的不便与痛苦。
在日剧《阿信》里,也可见到阿信的家婆斥责其子田仓龙三,阻止他背孩子、洗衣服。“女人何苦为难女人”的画面一再重现,足见旧时代的观念真拘谨。戏剧,许多时候就是真实生活的写照,或许有些虚构,有些煽情,但是总能从中一窥人性的美善或是丑陋。    *    *    *
生活的历练使我知晓人人背后皆有其故事。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人生故事的影响,造就了今日的自己。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,但是愿意不愿意改过,主权仍在自己手里。上帝允许我们拥有自由意志,乃是应许我们有智慧的享有这个恩典。
人们却选择迷失了本性,选择自我蒙蔽,选择走上罪恶,自我灭亡……
我现在能够从电视剧抽离出来,不再那般投入,就能理性思考,连带理性看待现实中种种人事物……

Monday 6 October 2014

最佳运动

爬山依旧是我们的最佳运动。曾经跟同辈友人说起爬山,他们大多感慨脚力不济,担心伤及膝盖,有的甚至给予忠告,认为爬山过于危险。我们当然不是抱持逆反心理,而是确实享受其中;况且山里的同道中人,不乏上了年纪之辈,蛮多退休夫妇结伴而行,关键是身体健康良好,步伐谨严,小心为要。
说到脚步稳健,我的小腿真是粗壮了许多,该是上山时奋力提脚,下山时扎稳双脚,力道都用在小腿,怎不日久见效呢?想当年日日爬上数十级的“芙中岗”(芙蓉中华中学的山岗),爱护纤纤玉腿的女生宁可绕着斜坡走长路,舍弃爬楼梯;我们这些选择节省时间的学生则不作他想,登上梯级直奔教室。
没关系,身体健康最重要!话说回头,登高,吹风,散心,身心灵得到释放,那份舒畅无可比拟,是金钱所买不到的……每一回尝试新路线,成功完成后,心灵上的满足感,令人满心喜乐。一样得要感谢登山协会的工委,不辞劳苦,开发山路,加绑绳索,给许许多多的登山人士带来便利。
唯在祷告中记念他们每一位,求上帝赐予他们平安、喜乐、健康。

Sunday 5 October 2014

达成和好

该有多么希望人与人之间的隔阂、防备能够消除,人们能够不把自己的一套思考模式硬生生加给人,认定对方就是如他所想的一般……想要化解这个僵化的局面确实不易,除非是沟通高手才能迎刃而解。
回到芙蓉堂三个月了,固然熟悉感深浓,就是人事方面依然有些疏离。人与人谈何容易,加上自己对人有着戒心,对方又不愿开敞心门,而我们又步步为营,当然止步于此。我们唯把一切放在祷告中,反正来到教会,就是与人和好,由得那位年轻传道人讲道咄咄逼人,平心静气疏理情绪,待时候到了,上帝自会安排我们投入教会事工。
谨守品格“仁爱、喜乐、和平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实、温柔、节制”加上“勇敢、刚强、坚定”,秉持信念与人交往;保持笑容,友善、谦和,俾便把温暖带给身边的人;嗯!就如此持续操练下去,依旧达致“大家都好”。
一如我无法得知对方怎么看我、想我,对方也一样不知我如何看她、想她,说不定双方都一样想要和好,可是都不知道怎样伸出橄榄枝……没关系,天父上帝肯定知道!耶和华说“:二人若不同心,岂能同行呢?”(阿摩司书3:3)只要弟兄姐妹们都愿意和好,终有一日必将达成。

Saturday 4 October 2014

介绍《希伯来书》

《希伯来书》虽然以书信的形式结束(十三22-25),但基本上是一篇训词。作者首先极力陈明基督的优越性,强调无论在启示、名分、权柄或救赎的成就上,基督都超越旧约的使者或祭司(“超越”,和合本多译为“更美”)。不但如此,旧约很多礼仪及人物所预表的,正是这位基督;祂成全了神在历代以来所预备的计划。
这救恩既已完全,便永远有效,不需加以补充或取代。作者接着勉励信徒:既然福音是这般完美,他们便应该坚守到底。此外,作者亦以基督和历代圣贤的榜样鼓励他们,并加插五处警戒性的经文,以逐步加强的语气,就离弃基督真道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提出警告。
兹列出本书卷经文出处(以供参考):
(一)不可忽略这更大的启示(二1-4)
(二)不信者不能进入安息(三7-四13)
(三)背道者不能重新悔改(六4-8)
(四)不可故意干犯基督(十26-31)
(五)不可拒绝神(十二14-29)    (摘自证道出版社出版的《圣经-串珠·注释本》)

Friday 3 October 2014

初步认识《希伯来书》

第三次听Good TV的空中主日学,康来昌牧师主讲的《希伯来书的大祭司》(在脸书),之前一堂课应该是第(十三)讲,这两天则是(二十九)与(三十)。康牧师的解经清楚明确,如今进入希伯来书第十二章,我只要每一天跟着收看、聆听,就得以研读了希伯来书。这不啻为研读圣经的一个好管道。至于希伯来书前面的篇章,我再去读一读证道出版社出版的《圣经-串珠·注释本》俾完成阅毕整卷希伯来书。
当我去翻阅这一本圣经注释本,才发觉原来《希伯来书》只有十三章,表示康牧师的讲章快要接近尾声了(没关系,一样是学习)。从阅读中,我才知晓原来这八卷(指希伯来书、雅各书、彼得前后书、约翰一、二、三书和犹大书)统称为普通书信,后来称为大公书信。
《希伯来书》没有注明作者,学者们多同意此书并非保罗所作。有人猜测作者是巴拿巴、亚波罗或其他人,如腓力、路加等。当时在罗马人的统治下,作犹太教徒远比作基督徒安全,很多信徒可能因此不愿意完全脱离犹太教,以免遭受迫害。本书卷之目的正是针对这个危机:一方面指出基督福音的优越性,另一方面劝勉信徒不要离弃真道,务要凭信心坚持到底。

Thursday 2 October 2014

省思忏悔

屋外传来狗吠声喧喧嚷嚷,我走出去(露台),见到下面邻居(许太)站在其家大门外呼喝,该是要把闯出去的狗狗叫唤回来;她家的黑狼狗该是跟黄狗(在上面-另一端)纠缠不清吧,隔壁家的大芒果树挡住了我的视线,只闻其声却见不着……许太气冲冲上前,经过我家门前,过了芒果树,之后见她挥着长木棍追赶黑狗下来,后面跟着女佣手上拿着扫帚毛……
看她气势汹汹,自然不能打招呼,其实大家已经认识十多年了,可就是不曾来往;她的三个男儿(尔今已长大成人)我都曾经教过,依稀记得她对我处罚其第二儿子有些不满。唉,当年的我,固然尽责,但颇为操之过急。唯深深祈愿,但求学生们只记得我的好,忘了我的不好,我也把他们放在祷告中,恳求天父施恩怜悯,赦免我无知的罪。
身在杏坛三十多年,所教过的学生可说不计其数,对于当年曾经严厉对待的学生,我也只能深深忏悔,深切祈盼那些烙印逐日褪去,不致对他们造成任何伤害。回想当年(1989),那位男生病发送院急救,不治身亡,重重击倒了我,开始省思自己的教学模式,并且开始学习辅导教育。
【我亲爱的弟兄们,你们要明白:你们每一个人要快快的听,慢慢的说,慢慢的动怒,因为人的怒气并不能实现上帝的义。】(雅各书1:19-20)

Wednesday 1 October 2014

一些心灵感受

坐在电脑前,想要打一点东西,想着想着,差一点睡着了(才晚上九时半左右),该是今早太早醒了(凌晨四时许),今午又没睡午觉,难怪困了。(没关系,待会想睡了就睡吧。)
今晚(2014年9月23日)乃《彼得前书》解经式讲道最后一堂课,我们没想去上课……或是愈上愈闷吧!两三个星期上一堂课,再加上学员抽签所负责主讲的经文以及先后排序;整个课程断断续续,缺乏连贯性,好像没有真正研习《彼得前书》,给人有个本末倒置的感觉。
或许,这个课程的初衷是给学员培训讲道吧,是我们自己弄错了。没关系,至少也走过了这下半年的神学夜校课程。至于明年,再看看吧,若有适合的,想要读一读的,或许、应该会报名。不知怎的,觉得意兴阑珊,可能是上述那一项课程不太适合我们造成的吧。(没关系,一样放在祷告中,随着圣灵感应及牵引吧。)
【至于我们,我们是靠着圣灵,凭着信心,等候所盼望的义。……唯独使人发出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。】(加拉太书5:5,6b)
【不要熄灭圣灵】(帖撒罗尼迦前书5:19)